读者“说”(有声版) | POA应用于三类英语课堂的行动研究
大家好!我是北京工业大学大学英语教师李媛,2023年5月很有幸也很高兴参加了外研社举办的第109期“我来读文献”活动,和领读专家张文娟老师以及其他感兴趣的老师们共读了《产出导向法理论应用的行动研究》一书,共读的方式也非常有效。张老师为我们特别准备了九个思考题,这些思考题都特别具有启发性。带着问题我们把全书内容看完了,通过回答问题,把主要内容理解得更清楚了,还能结合自己的思考和教学经验一起参与讨论,受益匪浅,感谢外研社和张文娟老师组织这样的读文献活动!阅读各位老师的读书笔记也是非常好的学习机会,结合张老师的共读群答疑,收获很多!结合将产出导向法应用在大学英语听说课堂、读写课堂和学术英语课堂中的教学行动,张老师提出了两个精准的思考题,下面与大家分享我对这些问题的回答。
(点击图片,了解图书详情)
■1. 在第一阶段行动(在听说课堂中应用产出导向法)的教学案例中,笔者在反思与启示中呈现了一些“有效的教学设计”及“不足”,根据您对产出导向法的理解,您如何评价这一教学案例中的教学设计?有哪些亮点和不足?
认真阅读听说课堂的这一教学案例后,我很佩服张老师做的这一挑战性很大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感觉效果也非常好!
亮点
1)活动内容很有意思,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电影中案例场景真实,音视频输入具象,有冲击力,不仅让学生印象深刻,而且让学生真实体会到交际场景和文化冲突,身临其境,在做中学,全情投入,效果最佳。
3)整个活动设计有条不紊,内容丰富且层次清楚,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地接近产出目标。
4)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解决了之前教学中遇到的“产出动力不足”和“产出质量不高”的具体问题,而且通过多样化和成体系的教学活动,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待商榷之处
1)在驱动环节,教师根据真实诉讼案例提出问题(如果你是文化冲突的受害者,你是否能为你的文化辩护?),让两名同学尝试为案例中的被告做辩护这一步骤,是否给学生时间准备,给多长时间准备?学生水平如何?是否需要小组讨论来为他们做支架?在没有准备和查阅资料的情况下,学生可能会手足无措。
2)虽然是一个单元的课程,内容较多,需要设计这么多的促成活动,但是我感觉不够聚焦,这会导致某些目标促成效果不够好。比如语言方面,我们需要设计多样化的活动,多样化的高频复现和复用才能帮助内化成他们自己的能力。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筛选一下三个产出目标,把其中一个作为重点,多花时间进行促成,让学生在相对轻松一点的状态下,有条不紊地掌握内容。
3)还有一个问题:在学生小组中,如何让每个学生都能负起责任?如何能让他们都积极参与,不会蒙混过关,不会造成评分的不公平?这也是需要好好安排和计划的。
综上所述,我觉得关键问题是一个“度”的把握。需要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摸好脉,才能对症下药,这需要我们教师大量实践和积累经验,在做中学啊!
■2. 应用产出导向法的三阶段行动分别解决了什么问题?三阶段有着怎样的迭代关系?教学设计上各有哪些亮点和不足?
第一阶段尝试将POA理论落地,把抽象的教学流程“驱动—促成—评价”具体到可操作的教学步骤,应用于大学英语听说课堂中,尝试解决学用分离的问题,以提升教学效果。第二阶段在大学英语读写课堂中,针对第一阶段出现的促成不到位的问题,进一步探讨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设计合适的产出活动,对学生缺口精准“把脉”,精准促成。同时需要精细化各教学环节的设计,使POA的各环节充分落地。第三阶段在学术英语课堂中进行,针对第一阶段行动中任务过于“封闭”,以及第二阶段中的精准促成反而让高水平学生觉得没有挑战性等问题,着重探索如何利用递进任务,发挥教师的支架作用的同时延展教学的学用空间,鼓励学生发挥自主性,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三个阶段,层层递进,向上迭代,正对应Wallace(1991)的教师成长模式:从“学徒模式”,到“应用科学模式”,再到“反思性模式”,也符合文秋芳老师(2020)提出的从“尝试期”“解释期”到“创新期”的教师发展阶段。
这里想分享我对第二阶段的看法。
亮点
1)教学设计更加细致,内容更加充实,目标更加真实接地气,对学生的水平把握更准,教师的支架作用更到位。非常佩服张文娟老师能把这样一个单元的教学有条不紊地实施下来,取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张老师一定也非常有成就感吧!
2)与第一阶段行动相比,驱动环节呈现了真实案例,明确了交际事件、交际目的、目标读者和写作者身份,使任务更具真实性;提升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也在后续的写作实践中提升了他们的交际意识。
3)促成活动的正向和反向设计的融合,一方面契合人的认知规律,另一方面使促成更精准对接产出活动,确保促成无死角。
4)促成步骤更加灵活,“驱动—促成—评价”大流程当中穿插小流程,同样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提升了促成效果。
5)评价环节更精细:教师让学生根据评价表多次自评,让学生有法可依;选取典型样本和优秀样本进行对比分析,更有针对性,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评价后,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作文,学以致用,进一步提升产出质量。
待商榷之处
1)驱动环节学生的产出成果和教师在备课当中的预期“产出成果”是互为补充的吧?万一驱动环节学生的产出成果偏离了预先设计的主要问题,教师是需要以学生文本中的问题为依据进行调整的吧?
2)“确保全程无死角”,也只能是尽量啊。但是这样做也会有两个问题。一是教师保姆式的促成,是否比较累,是否聚焦不够,复现率不够反而效果不够好?二是就像张老师在反思中提到的,对于一些水平高的学生来说,是否缺乏了挑战性。所以是不是更聚焦,设计更有梯度会更有效?
3)是否可以根据不同的学情考虑引入同伴互评?从我的教学经验来说,同伴互评有很多好处。
4)对于课文的处理方式,从精读到选择性学习,课后练习的选择性使用,以及如何测评的问题,还有应用POA教学的备课难度和备课量,确实也是对教师教学经验和能力的巨大考验。让教师们和学生们走出习惯和“舒适区”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第三个阶段是一个进阶版POA的应用,也更加接近教学的最终目标,或者说更加忠于POA理念的一次应用。本阶段在帮助学生完成基本任务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支架作用下自主完成递进任务,探索如何延展学习空间,发挥学生自主性,使教学效果最大化。
最初看到这样的设计时,我的突出感觉是这对教师的工作量和学生的接受度而言都是不小的挑战啊,但是后面从学生对“收获”的反馈来看,还是非常意外和鼓舞人心的!给老师和同学们点赞!这标志着又一个层级的提升!
这一阶段的亮点很多:在促成活动中,递进任务的分层设计更加个性化;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通过指导、反馈、资源提供以及学习策略引导,促进学习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微课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适时为学生提供支架,延伸课堂时间和空间,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对于这一阶段的教学,我个人非常佩服张老师的探索和努力,实际成果也非常好!从教学上我感觉没有任何不足,只是感觉工作量会增加很多,比如一对一的反馈指导和批阅等。小班教学对于单个班而言比较合适,像我们大学英语教学班容量大,一个老师担任的班级教学任务多,就很难同时实现了。
以上是我的粗浅回答,与大家分享,抛砖引玉,很有幸得到了张老师的肯定,不仅收获多多,成就感也不小。欢迎大家一起来参加“我来读文献”活动,张老师在她的书中详细分享了她的三轮行动研究,非常精彩!希望《产出导向法理论应用的行动研究》这本书对你也会很有帮助!
■相关阅读
读书三味 | 不思不进,不行不至:《产出导向法理论应用的行动研究》读书小记(文/陈晓锐)
新书速递|《产出导向法理论应用的行动研究》(产出导向法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